发展胸肌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了,人们在形容有关伟岩的男子气概或超群的力量时 往往与宽阔厚实的胸膛有关:什么胸襟宽广、胸怀博大、壮志在胸、昂首挺胸 ……等等。就连给大人物塑半身铜像的时候,除了头部以外,还要突出一个厚 实的胸部。发达漂亮的胸肌的确是男人的招牌。  要发展胸肌,首先要关注的不是能推超多大重量,也不是训练计划中包 含多少种练习动作。关键在于是否使用了适当的器械以及正确的技术。  胸肌发展要五步走  第一步:正确估计自己现在的水平。你是没有任何训练经验的初学者? 还是有些实践积累,但需要进一步提高?任何水平的训练者都应该随时审视自 己在训练方面的得失,以便及时调整训练计划。  第二步:选用练习动作。这一步要做的是选择合适的动作来塑造胸肌。 练习动作的种类可以分成杠、哑铃(自由重量)练习,器械练习,拉力器练习 和身体自重练习,每一类都有很多种具体的练习动作。你可以先从上述4种练习 中各选出一个,并用这4个练习构成你的训练计划。  计划中最好(至少)包括两种推举(杠、哑铃卧推或器械推胸)的练习, 每种推举采用不同的角度。比如你先做了平板杠铃卧推,那你接下来最好用上 斜或下斜做其他的练习。这个原则也同样适用于飞鸟等动作。想要练出饱满鼓 胀的胸肌,遵循的基本原则是:掌握适度的训练频率,从不同角度刺激胸部肌肉。  由于胸部独特的生理结构,高效的训练必须包括能够训练胸肌上、中、 下三部分的练习。要达到这个目的并非难事,你要做的是采用不同的角度训练两 种基本的胸部练习动作——卧推和飞鸟。  第三步:确定练习的组数和次数。无论是什么水平的练习者,每次胸部训 练的总组数一般要控制在10——14组的范围以内。你的目标是保持每组练习的高 强度,并且每1组都要达到力竭。此处“力竭”的定义是在保持正确动作规范的 前提下,无力再多完成1次动作。  每组中动作的重复次数,在任何一个训练计划中都起到关键作用。健美训 练的最佳次数是6——12次。较大重量对应较少的次数(6——8次),作用是增 加肌肉体积;较小重量对应较多的次数(10——12次),作用是改善肌肉细节的 形态。  另外,要注意组间休息时间不能太久。如果休息时间过长,肌肉的温度就 会降低,随之失去最佳的工作状态。如果休息30秒,你就可以开始下1组练习,就 不要等到40秒。组间休息的最长时间是两分钟。  训练同一块肌肉的间隔时间要5——7天,这样肌肉才能完全恢复过来,进 而产生“超量恢复”。  第四步:使用金字塔增重法则。这个训练法则可以有效地刺激深层肌肉纤 维,做法是从轻重量,高次数开始,每1组逐渐增加重量、减少次数。这样做实际 上起到了逐渐热身的作用,金字塔法则有助于巩固动作技术和发展对重量的平衡 控制能力。由金字塔增重作为保障,你可以在最后1组大重量组中更有效地达到 深度力竭。  第五步:适时更新训练计划。为了确保训练计划具有长久的理想效果,应 该不时地给训练计划增加些新内容。  胸部训练课程:初学者课程  杠铃练习 想增加肌肉块,杠铃练习是最重要、最基本的练习。杠铃练习 的动作幅度相对较小,所以必须从不同的角度(上斜和下斜)、使用不同的握距 刺激整个胸部肌肉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。  注意事项:避免借用杠铃在胸部的反弹力推起重量。如果你举不了那么重, 还是减少些杠铃片或少做几次吧。   1、平板杠铃卧推(锻炼整个胸部、前三角肌、肱三头肌)  平躺在卧推凳上,双脚自然地放在地上。调整身体的前后位置,使眼睛位 于卧推架上杠铃的正下方。握距比肩稍宽,从卧推架上取下杠铃。慢速下放杠铃, 直到上臂与地面平行为止。然后推起杠铃回到起始姿势,如此重复。  2、下斜杠铃卧推(锻炼下胸部、前三角肌、肱三头肌)  躺在30——45度的下斜训练凳上。握距比肩稍宽,先向着天花板的方向竖 直举起杠铃。慢速下放杠铃到乳头下缘,直到上臂与地面平行为止。然后推起杠 铃回到起始姿势,如此重复。  哑铃练习 哑铃练习需要比杠铃练习更多的平衡和协调能力来控制重量。 另外一个特点是动作幅度较大,可以充分伸展肌肉。  注意事项:初学者在做以下动作时,可以一时难以于掌握好平衡,动作也 不够协调,最好请人在一旁保护。  3、平板哑铃卧推(锻炼整个胸部、前三角肌、肱三头肌)  平躺在训练凳上,双手各持哑铃。伸直双臂,将哑铃举起,手心相对。慢 速下放哑铃直到上臂与地面平行为止。然后推起哑铃回到起始姿势,如此重复。 注意在上推的过程中,确保竖直地推起哑铃,不要偏斜。  5、平板哑铃飞鸟(锻炼胸肌外侧和内侧)  平躺在训练凳上,双手各持哑铃上举,手心相对。打开双臂,沿圆弧轨迹 向身体两侧慢速下放哑铃,直到上臂与地面平行为止。然后原路返回,如此重复。  器械练习 适合初学者和受伤的训练者。器械能提供稳固的动作路线,使练 习者对动作稳定方面无后顾之忧,而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负荷上面。  注意事项:推起重量时不要锁定肘关节。这样能使肌肉保持紧张状态,提 高训练效果。   6、上斜或下斜器械推胸(锻炼上胸部或下胸部、前三角肌、肱三头肌)  调整坐椅高度,使手柄对着胸肌上部或下部。掌心向外握紧手柄,双脚平 放在地上。向外伸展双臂,推起重量。返回起始姿势,如此重复。   7、坐姿器械推胸(锻炼中胸部、前三角肌、肱三头肌)  正直坐在座位上,后背紧贴靠背。在中胸的高度上握紧手柄,然后向前推 起重量。慢速还原回到起始姿势,如此重复。  8、史密斯机平板卧推(锻炼中胸部、前三角肌、肱三头肌)  躺在平板训练凳上,使肩部正对史密斯机的杠铃杆。握距略大于肩宽,下 放杠铃,直到上臂与地面平行为止。然后推起杠铃回到起始姿势,如此重复。  拉力器练习 拉力器练习可以从多个角度刺激整个胸肌,特别是用拉力器 做飞鸟类练习,更能起到独一无二的效果。  注意事项:做拉力器练习时,不仅仅要注意肌肉收缩的过程,对肌肉的伸 展过程也要同样重视。还原时要控制速度,保持稳定性。  9、平板拉力器飞鸟(锻炼胸肌外侧和内侧)  躺在两个低拉滑轮拉力器之间的平板训练凳上,双手握住“D”型拉柄, 掌心相对。肘部微屈,双臂沿圆弧线向上夹胸,至双手相互靠拢。再沿圆弧线返 回起始姿势,如此重复。   10、站立拉力器夹胸(锻炼胸肌外侧和内侧)  站在两个高位滑轮拉力器之间,双手握住“D”型拉柄,掌心向下。双臂 打开,肘部微屈。然后双臂向下,向内夹拢,类似于拥抱大树的动作。再沿圆弧 线返回起始姿势,如此重复。  在训练中,由于躯干的前倾角度不同,锻炼的部位也不同。躯干与身体重 心成45度时,锻炼胸大肌上部;30度时,锻炼中部;15度时,锻炼下部。  身体自重练习 这类练习的每一个动作几乎都极富变化,取得的效果也会 略有不同,而且不必到健身房就可以随时随地地练习。初学者要先掌握好基础的 动作,再增加练习的难度。  注意事项:在力量训练前最好做好有氧运动和抻拉,以预热肌肉、防止受伤。  11、俯卧撑(锻炼中胸部、前三角肌、肱三头肌)  双臂伸直,双手撑地,距离同肩宽。双腿伸直,双脚并拢。慢速下放身体, 让胸部几乎贴到地面。返回起始姿势,如此重复。  12、双杠臂屈伸(锻炼下胸部、肱三头肌)  双手撑在双杠上,双臂伸直,但不锁定。慢速下放身体,直到上臂与地面 平行为止。稍停片刻再回到起始姿势,如此重复。  13、宽距俯卧撑(锻炼胸肌外侧,前三角肌、肱三头肌)  双臂伸直,双手撑地,距离比肩略宽15厘米。双腿伸直,双脚并拢。慢速 下放身体,让胸部几乎贴到地面。返回起始姿势,如此重复。  胸部训练课程:高级训练课程  杠铃练习 有经验的健身者都喜欢杠铃练习,杠铃练习更适合大重量训练。  注意事项:保持宽握距。比较宽的握距(至少要宽于肩)可以更好地锻炼 胸部。  14、杠铃仰卧上拉(锻炼整个胸部)  仰卧在平板训练凳上,双手在胸部上方抓握杠铃。向头后下放杠铃,直到 胸部产生明显的抻拉感。慢速拉起杠铃返回起始姿势,如此重复。  15、上斜杠铃卧推(锻炼胸肌上部、前三角肌、肱三头肌)  躺在上斜训练凳上,握距比肩稍宽,先向着天花板的方向竖直举起杠铃。 慢速下放杠铃,直到上臂与地面平行为止。然后推起杠铃回到起始姿势,如此重复。  16、反握平板杠铃卧推(锻炼胸肌中部、前三角肌、肱三头肌)  平躺在卧推凳上,双手反握(虎口向外)杠铃,握距比肩稍宽,从卧推架 上取下杠铃。慢速下放杠铃,直到杠铃几乎碰到胸肌中部。然后推起杠铃回到起 始姿势,如此重复。  17、上斜拉力器卧推(锻炼胸肌、前三角肌、肱三头肌)  躺在两个低位滑轮拉力器之间的30度上斜训练凳上,双手握住“D”型拉 柄,掌心相对。使肘部与肩部处于同一水平线上,然后向上拉举,双手相互靠拢。 慢速返回起始姿势,如此重复。  身体自重练习 健身球练习可以提高力量、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。  注意事项:选择大小和重量合适的健身球,还要检查是否结实。  18、健身球俯卧撑(锻炼整个胸部、前三角肌、肱三头肌)  双手扶球,双腿伸直,并拢双脚,注意维持平衡。下放身体,让胸部几乎 贴到球面。快速返回起始姿势,如此重复。  19、换位俯卧撑(锻炼整个胸部、前三角肌、肱三头肌)  左手支撑在踏板上,右手支撑在地板上,其他与基本俯卧撑的起始姿势相 同。用爆发力向左上方推起身体,使左手在地板上着地,而右手支撑在踏板上, 完成身体移位的过程。左右交替,如此重复。  20、击掌俯卧撑(锻炼整个胸部、前三角肌、肱三头肌)  采取基本俯卧撑的起始姿势。慢速下放身体,几乎贴到地面,然后用爆发 力撑起身体并在空中击掌后双手着地。如此重复。  抻拉是训练的重要环节,它可以增加肌肉的弹性   胸部的抻拉  这个练习可以借助固定的竖直平面来完成。  1、采取身体直立的姿势,使手掌、小臂和肘部靠在固定物上,肘部与肩 部成水平或稍底于肩部。肘角大约为90度。  2、慢慢地前倾身体,同时稍微向左倾斜,挺胸抬头。   3、收缩右侧的上背部肌肉(右侧上斜方肌和后三角肌),增加右侧胸肌 上的拉力。  4、保持20——30秒后换另外一侧。每侧重复2——3次。  肩部和胸部的抻拉  1、手指交叉在一起,放在头后。肘部向后打开。  2、仰躺在健身球上,用上背、肩部和头部支撑。  3、收缩上背部肌肉,肘部进一步向地面方向打开,同时挺起胸撑。感觉 肩部和胸部的抻拉感。   4、保持10——30秒。重复至少2——3次。 三角肌--前平举   起始姿势 两腿直立,挺胸收腹。两手正握哑玲或杠铃,两臂下垂于腿前。   动作过程 直臂持铃向上举起,至稍高于肩。静止一秒钟,再直臂徐徐放下, 还原至腿前。如用哑铃,可左右手各一次,连续交替做。   呼吸方法 上举时吸气,下落时呼气。   注意要点 上举和下落时全身保持直立,两臂保持直伸,意念集中在三角肌。 (返回) 三角肌--直立上拉   立上拉是发达三角肌群的主要练习方法之一。   这个动作用杠铃、哑铃或拉力器练习均可。   窄握直立上拉主要锻炼三角肌前束和肩侧斜方肌。宽握直立上拉和拉力器 直立上拉主要锻炼三角肌前束与中束。 上拉动作比较容易掌握,关键是要用 肩带肌群力量,带动双臂向上提起,同时上体不得前后摆动。   预备姿势是两脚开立同肩宽,双臂下垂持铃,手背向前。窄握时,两手相 距一掌左右;宽握时,两手之间的距离比肩宽处出2-3掌。采用拉力器练习上 拉,则是用两脚踩住拉力器(或胶皮带)的一端,两手握住拉力器(带)的另 一端。 在整个过程中,要始终利用肩部肌群的力量,先将两上臂向上提起,两手 贴近身体将杠铃拉至胸锁骨以上位置(接近下颏),再慢慢循原路还原。拉引 时,肘部应尽量高台,不得借用上体前后摆动等助力。 (返回) 三角肌--侧平拉(单臂侧平拉)   起始姿势 全身直立,一脚踩套住拉力器的一个握柄或胶皮条的一端。另 一手插按在腰间。   动作过程 收缩三角肌,一手将拉力器或胶皮条向侧上方拉到与肩齐高。 另一手用力插按腰间以保持平衡。上拉到最高点后,静止一秒钟,然后,在三 角肌继续用力控制下,让拉簧或胶皮条徐徐松缩到开始位置。重复练一肩已无 力上拉后,换练另一肩。   呼吸方法 上拉时吸气,到达顶点后呼气。下落时吸气,落到底点后呼气。   注意要点 上拉时,身体不要摇摆借劲。这一动作也可用哑铃,侧卧来做。 (返回) 三角肌--侧平举   侧平举主要用于发达三角肌中束。   这个动作既可用哑铃练,也能用拉力器或胶皮带练;既能站着练,也可坐 着或卧着练。既能双手练,也可单手练。   以站立两手侧平举为例。两手各持一下垂于体侧或体前,拳眼向前。当两 臂向两侧上方提铃两肘微屈,大臂与小臂间变成向侧上方提铃时,两肘微屈, 大臂与小臂间变成100-120度左右,两臂略前移与身体平面成10-15度角。在动 作全过程中,始终要保持这个角度,因为这样有利于肩带肌群的集中收缩。两 臂向上提举一定要超过肩或与肩同高,动作才算做到家。最后用肩带肌群控制 两肩缓缓下放至预备姿势。(返回) 三角肌--推举   推举动作主要发达三角肌前束和中束。 用杠铃或哑铃练都行。可以站着 练,也可以坐在凳上练。   预备姿势是将横杠提至锁骨上,两手掌上托住杠铃。用哑铃练则是双手持 铃置于两肩外侧,掌心相对 。 推举动作不难掌握,将杠铃或哑铃垂直向上推 起至两臂伸直就行了。   不过,有两点需注意,一是上体始终要托胸、收腹、紧腰,二是举至头上 稍停后,再慢慢下放。颈后推举主要是发达三角肌后束和斜方肌,分站姿和坐 姿两种,先把杠铃置于颈后肩上,两手间距比中握距稍宽,两手托住横杠。随 后将杠铃垂直向外推起。上推时,两肘略向外张,以利于三角肌的收缩,还有 一种转腕推举。两手持哑铃于肩外侧,掌心相对。上推时,手腕和肘尖同时向 外侧转动180度(返回) 三角肌后部 俯身侧平举 起始姿势 两足开立,向前屈体90度,两手握哑铃,两臂直垂肩下。 动作过程 收缩三角肌后部,直臂从两侧平举起哑铃,直到与地面平行。静止一秒钟,再 让两臂徐徐放下。 呼吸方法 上举时吸气,下落时呼气。 注意要点 上举和下放哑铃时,全身保持稳定,不要摇摆。意念集中在三角肌后部。上举 前,要彻底放松,到达最高点时,要彻底收缩。这一动作也可俯卧在长条凳上做。 拉力器 问:库尔曼先生,听说你很喜欢用拉力器进行训练,我怎样使用它来改善我的 体格呢? 库尔曼:采用各种划船练习使我成了五届奥林匹亚先生,那是因为我非常喜欢 使用较大的自由重量和严格孤立的拉力器练习。我经常看到和听到人们对我展 示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大为赞叹,同时对我胸肌侧面和大多数肌肉的完美形 态感到吃惊。其实,我的胸肌表现出的许多优越性应归功于拉力器,拉力器练 习给我的肌肉带来了匀称和成比例发展。   正确使用拉力器进行训练能使你的体格发展到更高的水平。下面一些练 习是我喜欢的,它们也会给你带来惊喜。  一、胸部  拉力器夹胸:你可能会成为世界上优秀的平板卧推高手和拥有最大的胸 肌,但平板卧推不会使肌肉凸现出来,除非你内侧胸肌被中间沟深深地分离开 并充满钢铁般的条纹。惟一能获得内侧胸肌线条和形态的方法是拉力器夹胸。 在正常压力下,胸肌收缩只表明双臂在胸前伸直,拉力器夹胸却允许你最大地 挤压胸肌,通过双臂交叉去刺激胸肌,胸肌持续紧张。每次训练我通过最大限 度地挤压胸肌1——2秒钟使胸肌获得更进一步的“燃烧”。如果把拉力器夹胸 放在胸肌训练的结束部分,你将会获得最佳效果。这时胸肌的主要部分将会达 到力竭。练习中需要用内侧胸肌去做全部工作,把注意力集中在胸肌上部和中 部,最好采用上斜的形式。   二、肱二头肌   1、双臂拉力器弯举:能自始至终在整个运动范围保持肱二头肌的持续紧 张。练习形式有两种:一是双臂侧平拉力器弯举,要求两上臂始终保持与地面 平行;另一种是站姿双臂拉力器弯举,要求两上臂紧贴体侧,拉力器在体前拉 起,或拉力器钢丝绳在两腿之间,从身后拉起。有时我把双臂拉力器弯举作为 肱二头肌训练日的最后一个练习。有时为了使肱二头肌提前达到力竭并促使血 液尽快充满肱二头肌,我把它作为肱二头肌训练的第一个动作。  2、单臂拉力器弯举:如果你想知道我是怎样使肱二头肌在高耸的肌峰上 分叉,使裂缝加深和凸起部分变宽,以及如何使肱肌如此突出,这个练习就是 答案。当我做单臂拉力器弯举时,通过转动手腕使掌心向下和向下,可以孤立 锻炼肱二头肌中任何部位,在单独强化肱二头肌的过程中不会有某块辅助性肌 肉首先达到力竭。   三、肱三头肌   1、拉力器下压:可使肱三头肌获得较长时间的压力,并能在底部做艰苦 的顶峰收缩,在最后几次练习产生燃烧似的发胀感,对肱三头肌深层到马蹄形的 上部都有很好的强化作用。   2、拉力器颈后臂屈伸:主要是塑造肱三头肌的线条和形态,采用低强度、 中等重量和多次数,尽可能在肌肉的收缩位进行顶峰收缩,最终使肱三头肌获得 火烧似的发胀感觉。   3、单臂反握拉力器臂屈伸:通过转动手腕使掌心向上和向下,孤立刺激 肱三头肌的任何部位,使肌肉突显出来,尤其是肱三头肌的内侧和外侧头。  记住:拉力器练习主要不是为了增加肌肉块而是为了塑造肌肉的线条和形 态。要采用严格的运动形式,次数保持在12次/组左右。练习要准确到位,哪里 需要就练哪里。不要担心在训练中增加一些拉力器练习,它只会为你的训练增光 添彩。在我的训练中它们是必不可少的,我也希望你会为正确使用拉力器训练而 欢呼。